小韭菜的投资生活记录(20年起,22完结,23起航)

小韭菜没什么背景,能力也中庸,靠自己的工资结余积累本金,之前没有对自己的投资作系统的梳理,蹭着发年终总结的热度,决定也简单总结下今年的投资操作,并计划明年每月更新下当月的持仓和收益,以作为对自己的鞭策和记录,欢迎集友们指正建议。

2020.12.31日净资产达到53万,较2019.12.31的30万增加了23万,其中工资留存约9万,投资收益约14万,毛估投资收益率约35%,已经大大超越自己的期望了。



1,今年的主要策略
从持仓明细中,可以看出目前的持仓主要以封闭基金和开放基金为主,两者分别以东证睿泽和兴全合宜为自己最大的持仓。



封闭基金中,参与过的品种有兴全合宜、嘉实瑞享、中欧瑞丰、东证瑞玺、中欧恒利等品种,还少量参与过科创封基和配售基金、定增基金,封基是今年收益的最大来源。

开放式基金中,以均衡型基金为主,兴全合宜为最大仓位和收益来源,是从去年封闭基金时期就开始持有的。除此之外还有交银定期支付,兴全商业模式等基金。

年初时还有打新策略,当时的打新市值在10万多点,跟封基的仓位差不多。但运气并不眷顾,只打中了中泰证券一只股票,收益将将1万,随着下半年打新底仓远远的落后于持仓基金甚至沪深300,逐渐清掉了打新仓位,目前仅持有300股中国平安。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策略外,还有可转债打新,指数基金,lof套利等,对收益贡献聊胜于无,没什么可说的。

2,今年操作的几次经验和教训
个人认为在操作上较为成功的一点是在疫情波动较大的期间没有因为恐慌而丢掉仓位,而是不断的定投式加仓,甚至动用了部分信用卡,最后结果是相对理想的。

教训方面,一个是丢掉了打新仓位,没能坚持打新。今年打新没有坚持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己因为资产都分布在不同的账户里没有开通科创板,大大影响了打新收益;另一方面,打新底仓(石化,交行,建行,平安,福耀,万科等)远远的跑输了基金和指数;最后,作为打新的替代,使用打新增强策略的指数基金能稳稳跑赢指数,而封闭基金的折价也在一定程度上不逊色于打新收益。实际上,从现在回头看,今年是打新收益较高的一年,全年有400只新股发行,按照沪17万深13万的比例配置可以获得15%的年化打新收益。

另外一个教训是认识到自己既没有择股能力,也没有择时能力,前者在打新底仓的收益就体现先出来了,后者一个例子是卖飞了福耀玻璃,之前是在20元出头买入作为打新底仓,一度小幅被套,下半年突然发力到了30,自己觉得短期涨的太高了,想卖掉再接回来,结果就T飞了。另外,自己在中概股基金的操作也很失败,自己在前几年就已经买入中概股基金,今年在中概股多事之秋总想着来回做T赚点波动,终于在前几天阿里遭遇反垄断调查的时候彻底T飞了,通算下来并没有赚多少钱,自己自作聪明的择时完全没有贡献正收益。

3,2021年的策略和计划
2021年计划仍以封基、开放式基金和打新这三种策略为主,随市场发展情再进行调整。

封闭基金:封基有一定的折价安全垫,导致自己有信心上仓位;表现上并不落后于开放式基金;随着封闭期临近为应对赎回基金经理往往降低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有的基金经理也会选择大比例分红,这给自己提供了现金流。但随着明年1月底东证睿泽到期,之后便没有折价大,表现优异的封基了,届时可能逐渐将封基的仓位向打新仓位转移。

开放基金:首先必须承认基金经理及其背后的公司投研能力要远远的高于散户,因此仍然会将部分仓位交由基金经理打理。但也要看到,目前持有的开放式基金中重仓股的估值已经较高了,面临的回撤风险越来越大,明年会控制开放基金在整体资产中的比例。由于AH溢价仍处高位,可能会逐步增加在港股指数基金和中概股基金的仓位。

打新:打新是获得相对收益增强的有效策略,鉴于管理层对资本市场融资的定位,明年新股仍有望有较大数量的发行(2020年400只新股,2021年可能也在相近水平)。

今年放弃打新,还有一个原因是长期不怎么中签导致自己下意识认为一签不中的概率很大,但经过最近几天的整理计算后发现并非如此,如果把打新简化成二项分布,按照30万资金0.6%的新股中签率计算不同申购新股数量下中签数量的概率,可以看到,当打新股的数量少于150只时(比如只打沪市),最大的可能是一签都不中,这种情况下打新收益的不确定性是比较高的。而当打新股的数量较多,中签数量就能较为平均的分布于期望中签数量附近,这时候打新收益的确定性大大增加,过去的2020年就是如此,前提是开通科创板和创业板。



另一方面,从打新底仓来看,集友们主要青睐的底仓品种如银行股,今年收益惨淡,虽然我不认可明年的顺周期逻辑,但相对较低的估值仍然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垫,个人计划开通科创板后逐步增加打新仓位到30万的水平进行打新。

明年的另一个计划是准备研究下港股打新,明年将有快手等互联网巨头登陆港股,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如百度等也有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计划,计划小额参与下互联网公司的打新。
发表时间 2021-01-01 00:25     最后修改时间 2022-12-30 21:36

赞同来自: 路德费奇 投资人生郭强 欧阳修 consenss 星辰浪 劈柴做饭 reborn1978 xyzhero更多 »

2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大7终成 好奇心135

2024年9月总结(上)
9月最后几天的癫狂牛市改变了市场,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应,先把总结交了,国庆假期期间好好研究下,争取假期结束前完成后续的策略应对吧。本月债券继续被暴击,权益有收获,其实有部分卖出,但由于反弹过于猛烈整体仓位还是略有提高。

附1:9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9月份收支简表


附2:9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4-10-01 06:23 来自北京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4年8月总结
市场:汪汪队没闲着,指数没停住向下的脚步,(又是)最后一天反弹幅度较大,据说是存量房贷下降的小作文。债市被暴击,如此低迷的金融数据下能整出股债双杀,某行真的是人才。

收益:股债都没收益。

仓位:基本没有操作,仓位略降是跌下来的。

未来:宏观经济持续低迷,今年只剩下4个月,目前看要连续3年名义GDP增速低于4%;上市公司利润在低基数的情况下继续负增长,更要命的是连营收也出现了罕见的下滑;中概股也普遍miss,证明其在整体负beta下并不能创造结构性的正alpha;地产销售在基数本已下降的情况下同比降幅再次扩大,新政效果衰竭。之后希望有机会可以再减点仓位吧。

附1:8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8月份收支简表


附2:8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4-08-31 18:06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4年7月总结
市场:非市场力量操纵下,走势极为拧巴,中盘股跌幅大,大小盘股跌幅小,最后一天反弹幅度较大,否则整月表现会非常惨淡。国内外债市持续走牛。

收益:没跑赢余额宝。

仓位:继续维持在6%以下。

未来:宏观经济持续交出失望的答卷,希望有机会可以再减点仓位吧。

附1:7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7月份收支简表


附2:7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4-07-31 22:51 来自北京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4年6月总结
市场:6月权益市场除了在某队干预下偶有反抽外基本呈现单边下行的趋势,小微盘股、可转债又出现不小的股灾走势。债券走牛,某行某会某队被市场按在地上抽脸,实在大快人心。房地产持续下行,6月份地产销售只需要同比下降15%左右则滚动12个月销售额就将跌破10万亿,较巅峰的21年6月腰斩,目前看已是板上钉钉,其糟糕程度已经超过了我去年底的预期。二手房市场在政策迭出下表现亦难言乐观。

收益:已经较小的权益仓位跟随市场出现小幅亏损。

仓位:由于持仓下跌,仓位继续小幅下降。

未来:近两月比较重要的事情是买入了自己在北京的第一套房产作为投资之用,虽然没能赶上前几天的降息,但如果几年内就出售的话倒也影响不大,收房后再决定是尽快出售还是出租吧。
购置房产后,资产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手的现金资产减少较多,对权益部分的保护不够,但由于房贷放大了总资产, 权益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又已经忽略不计,需要好好的对今后的资产配置进行梳理与调整。对于权益资产,整体上坚定自己的判断(中国权益估值过高且基本面仍在走弱),要勇敢的站在非市场力量的对面,择机减仓中国权益,适当增加美国权益;中国红利资产这边,目前有抱团迹象,市场上仅剩极少数红利股还在走强,前期强势的中证红利指数本月下跌5.6%,对此保持观望;对于债券资产,短债作为现金替代以提高现金部分收益,长债性价比不高,短债和长债都逐渐向利息更高的美债进行转移。

附1:6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6月份收支简表


附2:6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附3:统计局新房销售数据(滚动12个月)


附4:贝壳新房和二手房GTV(滚动12个月)
2024-06-29 05:32 来自北京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4年5月总结
市场:伐善可陈,A股这名字起的真是传神;债市被喇叭强干预。

收益:没跑赢余额宝。

仓位:继续维持在6%以下。

未来:继续观察宏观经济走向。

附1:5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5月份收支简表


附2:5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4-06-01 01:05 来自北京 引用
2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sg0511 好奇心135

2024年4月总结
市场:权益市场4月前半段震荡,后半段有所走强,尤其是港股,反弹幅度较大。债券市场这边受吹风及小作文影响,4月最后几天调整幅度巨大 。

收益:比余额宝略好。

仓位:继续维持在6%以下。

未来:前几个月数据真空期,没怎么写,4月份是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年报及一季报的集中披露季,可以为复盘和后期的方向提供更多依据。宏观经济上,持续在低位徘徊,恕我眼瞎心盲,并未看出明显的复苏势头。上市公司业绩方面,根据持有封基的统计整理,24Q1归母净利润整体下滑4.3%,表现依然不佳,市场估值被动抬高。而且,极其反常识的是,在规模指数中,500和1000表现最差,300和2000表现中等,反而是视为垃圾股的不在主流宽基指数中的剩余公司盈利高速增长——究竟谁才是垃圾股?
综合来看,鉴于国内宏观经济暂无复苏迹象,上市公司盈利堪忧,地产以超出最悲观预期的速度崩塌中,目前还是继续坚持控制境内权益仓位,持有境内债券资产为主的方向。

附1:4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4月份收支简表



附2:4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4-05-01 21:33 来自北京 引用
2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一思难过 好奇心135

2024年3月总结
市场:伐善可陈,基本是震荡。

收益:跟余额宝差不多。

仓位:继续维持在6%以下。

未来:继续观望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附1:3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3月份收支简表



附2:3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4-03-31 10:08 来自北京 引用
2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大7终成 好奇心135

2024年2月总结
市场:债券延续大牛,股市极速反弹,大盘价值继续大象起舞。

收益:回了24年的本。

仓位:下降到了6%以下,自己其实没什么操作,可能有计算的误差。

未来:不加仓,继续观望,持有短债基金、大额存单为主,保证活下去。

附1:2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2月份收支简表



附2:2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4-02-29 23:25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4年1月总结
市场:债券大牛,股市大熊,大盘价值迭创新高,成长股跌入深渊。

收益:个人有8000块的亏损,创了去年来的单月亏损新高。

仓位:继续下降到6%,月末最后一天清仓了最后100股平安,除此之外是跌下来的仓位。

未来:观望为主,保证活下去。

附1:1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月份收支简表



附2:1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4-01-31 23:41 来自北京 引用
3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李先生8888 甘泉 好奇心135

2024年度投资展望(下)
假期大致浏览了下机构的策略,基本上把23年展望拿来重述了一遍,找几个理由搪塞23年的误判,总体上还是东升西落那套,23年落了空,24年接着预测。

市场观点普遍一致性预期比较强,比如美联储降息,国内利率走低,权益反弹之类,我自己觉得24年市场还是要陷入“拉扯”之中:
美债利率的拉扯:一方面似乎经济不太支撑美联储的higher for longer,另一方面通胀似乎还有反复的空间。
国内政策的拉扯:中国央行希望lower and longer,财政上杠杆又会推升利率;
CPI的拉扯:占大头的猪肉价格同比低基数,输入性通胀有压力,但居民收入和需求又很疲软;
股债性价比的拉扯:股债性价比在高位,但股票盈利能力走低;
债券的拉扯:一边是经济基本面不振,地方政府化债,一边是不断的经济政策刺激;
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的拉扯:一边是相对估值的低位(其实从历史来看,也并不是很低),一边是绝对估值的高企(沪深两市滚动PE的中位数在30倍你敢信);
估值与盈利的拉扯:一边是企业糟糕的盈利,一边是市场认为估值处于低位;
制度优化与融资诉求的拉扯:一边是散户对于改善资本市场制度的诉求,一边是监管不可能放松的融资KPI;
经济基本面的拉扯:一边是旧经济的崩塌,一边是新产业的大干快上。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在这种拉扯与多空交锋下,很容易演化成极致电风扇行情,轮动极快,资产各领风骚一两月,一旦踏不准就是上下左右连续打脸。

我自己更倾向于核心分歧还是(糟糕的)经济基本面以及(没有支撑,整体较高)估值的拉扯,这一点在新的一年并未改变,那我对于24年的展望,也还是基本延续23年的观点:
1,发达经济体增速较22年降低但不衰退,美10年期国债维持在3%以上;
2,中国(剔除汽车后)出口正增长;
3,24年房地产销售额较23年继续下降10%(23年有疫情放开和政策宽松的需求释放,基数其实比较高),或许会挑战10万亿的水平;房地产风险事件从弱央企向强央企蔓延,房地产次生风险扩大;
4,财政赤字不超过4%,不进行大规模刺激,三大工程推进力度有限,地方财政吃紧;
5,互联网、直播电商、医药医疗等高利润行业监管加强,公共产品涨价,房产税见端倪;
6,货币政策方面继续降息,但除政府外信用无法有效扩张,CPI延续低位运行;
7,因此中国消费和投资继续弱于预期;
8,因此中国名义GDP增速低于5%;
9,因此债优于股,看好reits表现;
10,因此小盘优于大盘,成长优于价值。

鉴于对电风扇行情的判断,以上展望可能有效期只有半年,需要密切关观察24年开年的几个重大数据或者事件:
一是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主要关注年度才公布的:
1,名义GDP,实际GDP大概率达到年初设定的5%目标,更重要的是名义GDP的增速(前三季度低于5%),毕竟上市公司,个人的收入都是与名义GDP而非实际GDP相关。
2,城市化率,2022年城镇人口仅增加了646万人,较高峰期相当于两个腰斩;城市人口增量对于整体经济,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天花板,是至关重要的。22年的城镇人口数据是受疫情影响还是已经达到城市化率天花板,需要从2023年城镇人口数据中找答案。
3,人口,新生人口究竟能达到多少量级;尤其是四大一线城市,2022年是历史上第一次四大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全部下降,需要进一步跟踪2023年数据。

二是假期的观察,个人觉得近年来假期的传播效应,对于好坏情绪的传播有极大的助推作用。从最近几年印象里,过年往往成为了全年走势的分水岭:18年,年前十八连阳,年后熊市;19年,全年整体牛市;20年,过年期间发生新冠;21年,年后第一天沪深300创出历史新高后开始连续三年的调整;22年,全年整体熊市;23年,年前复苏,年后熊市。我猜测,虽然现在信息传播极快,但由于信息茧房的存在,不同区块的人们实际上并不能感受到其他区块人们的现状。23年过年时,人们相聚讨论的或许更多是疫情感受,畅想放开后的复苏;而到五一十一或许讨论的更多就是低迷的经济和资产表现,这种情绪会相互交流并扩散到原本并不触达的角落。

三是政策,需要等到三月初的两会期间,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财政赤字如何,货币政策如何,结构性改革政策如何云云才能初步看清。

四是业绩,年报和一季报的正式披露最晚要等到4月30日,这期间是一个相对的数据真空期,好在还有些高频数据可以对公司与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

基于以上的思考,自己24年的操作计划如下:
买房依然是自己的第一要务,目前还是多看少动,手头上大部分以流动性好的大额存单等活期资产为主(大额存单利率较低了,考虑转移部分到债券基金里),以备不时之需;
带有小盘股+债券属性的可转债要加大关注,以复刻华泰可转债指数开始。
权益资产需要保持定力,把仓位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方向上,一方面适当增加境外资产配置(目前看境外资产少也是一个巨大失误,毕竟美股才是地球的beta),考虑到纳指涨幅有点高,或许涨幅较低,更受益于降息的美国生物科技会成为优先配置的方向。国内方面,目前还有一定折价的鹏华前海,接近九债一股,会成为考虑的方向;其余权益资产,尽量减少行业暴露(可能稍微配一点红利仓位观察),以指数化追求整体市场beta为主。债券资产方面考虑控制下久期,增加信用债基金的配置。
2024-01-01 11:36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3年年度复盘(中)
今天把年度复盘写了,2024年的展望争取明天写完。
(一)23年市场整体走势
先来看一下今年市场的整体走势,如下图:债券市场大牛市,除了在年初炒作复苏预期,9-10月份有地产刺激政策外,国债收益率基本单边大幅下行;
兼具股债特性的转债表现不一,偏股一点的集思录等权指数虽收益为正但表现平平,偏债一点的华泰可转债指数表现更佳,但两者在年内的高点都出现在7月份,此后多少还是受到了权益市场的拖累,不过华泰可转债指数回撤也不大。
权益市场这边,涨幅主要在1月和7月,此后便是回调跟下跌,跟2022年有相似之处,2022年是跌4个月反弹2个月的小型微笑曲线走势,2023年则是涨1个月跌5个月的小型哭泣曲线走势,玩过定投的朋友肯定知道如果是定投,那22年收益可能还要好于23年,主要还是22年底放开后过高的预期与萧条现实的巨大反差。此外,4月份中特估(大盘价值)莫名冒了个尖。

附1:境内主要指数本年度走势



(二)23年市场展望复盘
再把去年的展望(算命)拿出来检查打脸:
1,发达经济体轻度衰退;
很遗憾,普遍预期的东升西落没有实现,至少从数据上来看,美欧日连轻度衰退都没有,顶多有些“衰退迹象”,美国经济好于日本好于欧洲。
2,因此中国出口好于预期;
这个表述有点模糊了,导致没了评判对错的标准。从海关数据来看1-11月份进出口较去年依然有1-2个百分点的降幅,考虑到汽车出口的大幅增加,意味着剩余的传统产业出口面临的挑战是比较大的。
3,23年房地产销售额较22年继续下降10%到12万亿的水平;
这个数值在23年初的预测中已经属于很悲观的那类,但现实房地产的下行依然超出了预期,从现有数据来看,23年房地产销售额大概率落在11.7万亿左右。
4,城投债可能要经受考验;
下半年开始的地方化债(化债不是还债,这点很重要)或许意味着城投债成为准政府债信用,存量的城投债应该不会再有较大压力。
5,因此中国消费和投资弱于预期;
应该用远远弱于预期更能描述23年的消费和投资?
6,因此中国经济数据上弱复苏,周期上依然处于下行过程;
或许是“没复苏”?数据上,实际GDP增速大概是可以达成5%的增速目标,名义GDP增速看来并不是那么稳,而名义GDP增速才与企业营收和利润挂钩(22年GDP被下调4853亿,相当于0.4%的GDP总量)。
7,因此债优于股;
不用多言。
8,因此小盘优于大盘,成长优于价值。
小盘优于大盘对了,成长优于价值错了。

整体上看,去年展望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对复苏的质疑,对这点的坚持使得自己23年没有遭受多少亏损。但是预判的“成长优于价值”大错特错,也使得自己没有多少收益。从预判对到收益好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回过头来思考下对成长价值走势的误判,今年的市场,杠铃策略成为热点,一端是中特估,金特估,一端是AI(上半年)和小微盘股(下半年),但撑起杠铃的杆是同一个,即无风险利率下滑带来的流动性过剩。
无风险利率下滑,有利于AI题材炒作,在我的理解范围内;有利于小微盘股在交易层面的超额收益,这姑且也在我的理解范围内(如果不考虑:经济复苏受挫下,抗风险能力更差的小微盘公司业绩反而优于顺周期的大盘公司,这点超出了普遍的预期);那么无风险利率下滑撑起了高分红的中特估却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
DDM模型认为,无风险利率下滑更利好长久期、高成长、低分红的成长股,而并不那么利好短久期、低成长、高分红的价值股,因为分子端的高分红由于经济形势不佳很可能是不可持续的。但23年的市场显然不这么认为,而是认为经济形势低迷,高成长不可持续,但高分红是可持续的,在不断下行的无风险利率下有更高性价比,价值股涨的合理。高分红可持续的一种解释是价值股本身属于变相财政(土地出让、社保、公共产品、烟酒、国有企业等均在此列),在古代,恢复经济靠减税修养生息,而现代社会恢复经济却靠增加收入下滑者的税务负担让政府替居民消费实现。
价值股猛涨究竟是不是市场的误判,是纯粹炒作还是涨的有理,需要看看今年年报季这些公司的业绩及分红是否真如预期般继续增长。

(三)23年个人操作复盘
最后回到23年个人的操作,22年底预期的几个操作:
买房:北京的房产市场也是如出大A一辙,要是看着小阳春、政策什么的冲进去那可真是完犊子;下半年基本一有空就看房,最终还是暂时搁置了购房计划。好在相应的由于买房计划的预定的资金规划并未改变,全年保持了低权益仓位,尽量免受了市场下行的损失。
转债:由于自己执行力不行,一方面也是担心占用资金,23年依然没有参与转债市场,华泰可转债指数涨了超过6%,在今年市场行情下非常可以了,明年如参与还是先从复刻该指数开始。
全球债:年初就参与了,一开始赚了几百块,但9月份美国国债利率突然飙升,十一之后倒亏几百出局,然后美债利率就开始下行,如果从年初拿到年底的话收益实际也是非常可观的。
打新:佛系参与,到年底由于平安减仓自己连新股额度都没有了,资金都在大额存单,没有北交所打新,reits方面没有割肉的安徽交控23年跌幅惊人,年底的城投宽庭配售率达到了57%,目测有压力。
期权:还是执行力的问题,没开通,佛系吧,水平不行就先在菜鸟场里积累经验吧。
2023-12-31 16:30 来自北京 引用
3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凡先生 好奇心135

2023年12月总结(上)
先把12月的作业交了,全年的复盘和展望等这几天假期好好斟酌下再发。

12月份行情表现不佳,多数时间向下,投资者的钱包和情绪受到极大挫伤,最后三天反弹,给留了点饭钱,又是一片大牛市的声音。

这个月表现还可以,账面上有盈利,但主要是大额存单降息带来,所持存单的估值涨了近5000,其余的权益部分其实还是有小亏损。

同去年一样,12月继续足额买入了1.2万个人养老金基金,相应的减掉一部分现有的权益持仓,使得整体的仓位不至于因此发生变化。此外,随着市场的反弹也继续减少了一点点权益,加上跌下来的部分,到月底整体的权益仓位降到了本年最低的6.4%。

月底账户有点闲置资金认购了城投宽庭reit,结果确认比例达到了57%,有点怕,月底还有两只消费基础设施reit发行,结果目前还没有发售公告送出,怀疑发行情况不佳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是发行失败了,具体情况再等等看后续的公告吧。

附1:12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2月份收支简表



附2:12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12-29 22:50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3年11月总结
11月份市场初期延续10月份的反弹,之后又震荡下行;北交所突然被炒起来,这几天有所冷却。

11月份有一点收益,聊胜于无,平安跌幅巨大,好在仓位已经不高,连打开看的欲望也没有了。

11月份经济继续下行,房地产的风险愈发失控,短期内依然是有机会就减点仓,保证自己能尽量安全无损的度过困难时期。

附1:11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1月份收支简表



附2:11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11-30 22:15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llllpp2016

2023年10月总结
10月份市场干脆利落的跌破了3000点,后又迅速反弹,目前在弱势震荡中。

跟9月一样,没什么收获,权益部分是亏损,被固收收益抵消了,在3000点附件手贱买了点基金,仓位不知不觉中有点提高。

10月份有大批经济数据披露,Q3的经济成绩单不佳(市场居然认为3.5%的名义GDP增速表现很好?这些人预期得有多低呀!)。经济数据维持了两个月的弱势复苏又重新掉头向下,地产风险愈发突破绝大部分人的想象,虽然政策迭出,但还是以活下去为第一目标吧,下月起逐渐减仓,把权益仓位水平降低到5%左右,购房计划也推迟,多看少动为宜。

附1:10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0月份收支简表



附2:10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10-31 23:08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3年9月总结
9月的市场延续了8月的弱势震荡,在不断的拉锯中消耗着脆弱的多头信心。中概的下跌倒是非常流畅,对岸债券收益率迭创新高,似乎在呼唤着黑天鹅的到来。

9月份略微有点盈利,主要是大额存单降息带来。权益部分实际是亏损,金额不大,仓位有点降低。活久见的是由于频繁申赎套优惠券,我被天天基金网风控不能修改定投计划了,实在是尴了个尬。

9月经济数据有好转迹象,地产政策迭出,只是房地产销售数据依然疲软,传统的金九月,政策大幅放松,TOP30城市的销售居然仍仅与8月相当,也就只能继续观望数据的持续性吧。

附1:9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9月份收支简表



附2:9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09-29 07:03 来自山东 引用
2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大7终成 好奇心135

2023年8月总结
8月市场从7月底的亢奋中急转直下,北上资金连续大幅流出,遭到了口诛笔伐;最后一周证监会多箭齐发,结果立下了巨长的股民英雄纪念碑,量化又成了替罪羊。真实的下跌原因或许要从如来的经济复苏以及大A依然离谱的高估值中找。

8月份随市场情况有所亏损,整体仓位有点提升。

目前的市场非常之晦暗不明朗,一边是糟糕的经济和房地产销售数据,另一边是层出不穷的刺激政策,很多话题也愈加不便讨论,只能严格控制住仓位,先以保命为第一要务吧。

附1:8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8月份收支简表



附2:8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08-31 23:16 来自北京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3年7月总结
7月份市场前段震荡下行,最后一周在频出的大大小小A4纸的带动下走出迅猛的反弹,以至于牛市氛围又甚嚣尘上。债市终于歇了歇脚。只是市场依然分化的厉害,大盘好于中小盘,价值好于成长,AI成了血包损失惨重。

7月份我的收获还可以,中概、平安、基金都有不错的收获。7月也没什么操作(中概互联转到天天基金了),基本上用持有的基金来回套优惠券,整体仓位有提升,主要是涨上来的。

7月份宏观经济期中考交卷,成绩惨不忍睹,房地产继续超预期恶化,目前看不出市场自发恢复的动能在何处,只能边走边看,严格控制仓位。

附1:7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7月份收支简表



附2:7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07-31 22:11 来自北京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3年6月总结
6月份市场走出了N型,中旬市场波动较大,好在月底回暖了不少。债市已经连续第5个月走牛,月初在降息的氛围中走势凌厉,降息靴子落地后反而有所调整,不过孱弱的经济数据使得债券收益率很快又步入下降通道。

6月市场比较给面,我的收获还可以,绝对收益额仅次于1月份,在极低的权益仓位下取得绝对收益我还是非常满意。本月收益最大的贡献来自于大额存单降息,我持有60万大额存单,本月初所在行的存单利率由3.1下降到了2.9,因此确认了2700元的增值,加上1500元的利息,本月收益一半以上来自于大额存单。其余的收益主要由中概、基金带来。

6月减仓了一份中概,目前平安剩余4/12,中概剩余3/12(但自己持有的主动基金还有些中概股的仓位,没法详细计算了)。此外,6月也是分红季,平安、Reits、债基这月红分频繁,多多少少回收了现金。权益仓位微微有点下降,未来也不会进行大的变动。
附1:6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6月份收支简表



附2:6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07-01 05:25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3年5月总结
5月份市场月初冲高后在层出的利空打击下快速回落,中旬震荡后在下旬有一波不小幅度的下跌。但市场分化仍很严重,国证2000表现远好于沪深300。大指数盘中总有神秘资金拉抬,使得市场表现更加无序混乱。债市已经连续第4个月走牛,债券收益率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

我的持仓中,平安和中概继续大幅度下挫,打新留下的安徽交控Reit也下跌,好在经过不断减仓后权益仓位已经比较低,在固收产品的对冲下整体上本月大致实现了盈亏相抵。

5月继续按计划减仓了一份中概,一份平安,目前平安剩余4/12,中概剩余4/12,目前权益仓位已经不足7%,在目前这个位置再减仓已没多大意义,之后仓位调整的节奏可能减慢,但也不会大幅加仓。

5月份更多经济数据出炉,数据似乎在指向比年初最悲观的预期还要糟糕的可能,而其余国家股市的蓬勃又进一步挫伤了投资者的情绪。网络上呼吁出台提振经济政策的声音较多,特别是鼓吹放水,政策无疑会带动资本市场的表现,但要时刻记得政策并非万能,当经济现实无法兑现预期时,不要忘了跑路也是一种选择。未来,能依靠自发力量走出内部总需求见顶徘徊期的行业和企业或许更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

附1:5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5月份收支简表



附2:5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05-31 21:17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3年4月总结
4月份市场走出了一个N型,上证综指一度逼近3400点后市场经历一波疾风骤雨般的下跌,月底有所恢复。但市场非常割裂,上证综指涨了2个点,但宽基指数居然全数尽墨,少量以中特估为主的大盘价值股表现亮眼,新能源与TMT则上演跷跷板行情,波动极大,跟两个狂躁症患者一般……债市延续一路走牛的行情

我的持仓中,中国平安震荡,在月底居然涨停(前三次涨停要追溯到2015年的股灾期间),中概互联一路下挫,本月继续按计划减仓一份中概,一份平安,目前平安剩余5/12,中概剩余5/12。

PR六交投临近还款日涨幅不小,倒数第二个工作日我在39.8元全部清仓了,主要为了避税,倒数第一个工作日涨到了39.9,少吃了点肉,也了解到原来债券的交易时间延长到了15:30。PR六交投给自己贡献了不少收益,特别是在权益市场表现不好的时候,算是提供了可观的回报,之后适合散户的债券品种不多,五一之后要考虑下出来的资金怎么配置了。

4月份还清仓了鹏华前海,虽然有着一定的折价,但该基金的收租权还有3个月到期,而账面上依然有上亿的待摊,有点担心这部分未反应到基金净值中,而且这只基金的持仓也不入我的眼缘,先出来观望一下。

4月份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REITs的大幅下跌,我持仓的安徽交控是打新认购的,目前套着15%。中证REITs指数自去年2月份见顶后便跌跌不休,从1280点跌倒了目前的950点,下跌有多重因素,机构解禁、增发扩募、业绩远远不及预期等,我自己觉得部分品种具备了一定的配置价值,五一假期打算花点时间看看。

4月底目前的权益仓位已经到了8%,仓位已经较低,后续在仓位上不打算进行太大调整。

如此盘点下来发现4月份市场话题度绝对拉满,身处其中的人冷暖自知,不管怎样,硬调出来的长假都好好休息下吧。

附1:4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4月份收支简表



附2:4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04-28 22:06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3年3月总结
3月份整体市场还是震荡,月初冲高后快速回落,临近月底又有所反弹。与2月份小盘跑赢大盘行情截然相反,3月大盘在中特估的带领下表现活跃,但银保地依然无休止的下跌。债市的表现倒是不错。

我的持仓中,中国平安下跌,中概互联上涨,PR六交投因为临近还款日有不小的涨幅。基金账户本来没什么收益,靠着薅羊毛多收了三五百的早餐钱。此外3月份欧美金融市场发生了动荡事件,国债、汇率表现也是波澜起伏,持有的全球债也跟随波动,金额不多暂时拿着。

3月初继续按计划减仓一份中概,一份平安,目前平安剩余6/12,中概剩余6/12。目前的权益仓位已经到了9%,仓位已经较低,之后的减仓节奏可能恢复为一个月减仓其中一个。

3月份经济数据、地产数据较多出炉,只是各种数据似有打架之处,真实的经济形势或许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附1:3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3月份收支简表



附2:3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03-31 22:36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3年2月总结
2月份整体市场震荡为主,给1月份喊大牛市的人降了降温。不过指数分化的厉害,1月份凌厉的大盘股震荡下行,而小盘股则震荡上行,全年整体上小盘已经跑赢了大盘不少;而港股本年度的指数涨幅已经为负,此外汇率贬值幅度也不小。

我的主要持仓中国平安和中概互联这个月下跌不少,波动实在太大,月初按计划减仓了一份中概,一份平安,目前平安剩余7/12,中概剩余7/12,3月份继续按计划各减持一份。

2月份除此之外基本没什么操作,在既定的减仓以及持仓下跌之后,目前的权益仓位已经到了10%,之后也不会加仓。2月份还买了10000的全球债,虽然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国债收益率上涨,但本币汇率贬值幅度更大,整体上算是有点蚊子腿收益。

2月份值得关注的另一个事情是房地产,自年后社交媒体甚至官媒都渲染得火热,各地官方成交量数据也能印证,然而月底三方机构的百强房企销售数据依然不理想;3月份度过数据的真空期后,将先后有全国两会、央行金融数据、统计局前两月数据、地产公司年报等更权威可信的信息登场,届时复苏成色或将揭开盖头。

附1:2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2月份收支简表



附2:2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03-01 00:41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3年1月总结
1月份开年行情凌厉,各大指数上涨幅度较大,甚至一度出现了7000点牛市的声音,节后两天倒是给过热的氛围降了降温。

我的仓位不高,在上涨中肯定吃不到肉,勉强跟着喝点稀饭,个人净资产终于晃晃悠悠达到了100万,算是个人的一个小里程碑。月初按计划减仓了一份中概,一份平安,目前平安剩余8/12,中概剩余8/12,2月份继续按计划各减持一份吧。

1月份除此之外的操作就不多了,有集友提到在基金销售平台上薅羊毛,我的基金都在天天基金上,天天基金上可以领定投券,我一般会用一些指数基金、债券基金循环定投的方式把券套出来,这个月薅了100多吧,算是增强收益的一种方式,聊胜于无。

附1:1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月份收支简表



附2:1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3-02-01 07:09 来自北京 引用
2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胆子真不大 好奇心135

2022年12月及全年总结

(一)十二月总结
12月份的行情走的有点像个正弦,开始和结尾上涨,中间下跌,整体上围绕着放松政策,市场比较混乱,博弈氛围强烈。

这个月我的持仓还可以,基本跟上市场的表现。月初按计划减仓了一份平安,目前平安剩余9/12,中概剩余9/12。

除了计划的减仓,还在12月足额买入了1.2万个人养老金基金,目前看产生了一点亏损,好在明年3月份就可以进行个税汇算清缴可以收回部分减免税款。与此同时相应的减掉了一些基金,以使得整体的权益仓位暴露不至于因此增大。

此外,12月底鹏华前海经历了一波小黑天鹅,是由于持有该基金的理财产品打开封闭期赎回出货所致,我在半山腰位置捡了一点,没敢多接,主要是这个品种跟自己的资金久期不太匹配,而该品种又多是由理财产品持有,怕类似的事件迭出打乱自己的计划。

(二)22年总结
2022年绝对是值得每个人铭记的一年,市场整体上是跌4个月涨2个月,上下半年基本如初一辙,整体上各大指数甚至前两年非常强势的可转债都有不小幅度的下滑。今年顽强的取得了2.5%的正收益(虽然绝对值就2万块钱),回撤也还可以,心态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良好的持有体验真心是有价值的),一方面是自己的仓位不高且全年基本一直在减仓(资金规划所致,属于运气成分),权益受损不大而固收贡献了较多收益;另一方面持有的权益品种比如封基等不仅有一定的折价收敛,而且由于到期开放赎回实现了自动减仓。

(三)23年规划
到年底,自己的资金达到了98万,希望到明年1月份工资下发后可以正式跨过100万的门槛,到10月份可以达到120万,到时候买房将是自己的第一任务,也正是因为此,最近一年一直在进行减仓,即类似于目标日期基金的做法,越临近到期日权益暴露越低。基于这个大背景,明年会加大减仓力度,自己持有的中概和平安从今年下半年的每月减仓其中一个品种的1/12,增加到明年每月各减仓1/12。

此外,明年打算适度参与转债,过去两年没有参与转债主要是自己上班较忙无法盯盘轮动,对转债的认识也不到位,现在经过一年的调整转债的估值不那么可怕,也希望通过更多策略的加入来使自己的组合整体更加稳健(虽然权益仓位已经很低了),另外就是找到了抄作业的对象——中证华泰证券可转换债券价值策略指数(931411),该策略比较偏向双低,每月调仓一次,可以通过条件单进行买卖。

另外一个投资方向是全球债,22年美国经历了一整年的迅猛加息,年底连岛国也终于撑不住要加息了,明年有可能高利率的环境会维持,而国债收益率个人觉得易下难上,那么持有全球国债似乎还是有一定的性价比的,品种选好了——摩根国际债券人民币对冲(968050),持有全球各国国债且经过了汇率对冲,唯一的变量就是国债利率,考虑择机进行一定的配置。

打新方面,今年各方面收益都不忍直视,股就中了云从,有个3千块收益,转债半年多没中,reits也是破发砸手里不少,明年佛系参与吧。

明年由于自己会不断降低权益仓位,为了保证一定的进攻性,可能会考虑去开通期权账户,以及参与一些结构性理财,但结构性理财期限可能难以满足自己的要求,自己在国金证券投了一年结构性理财最后的收益也是了了。

(四)23年市场展望
但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抛开自己的资金规划(需要在明年底取钱买房),自己对市场究竟是怎样的看法呢?整体上我还是偏谨慎,各界对于复苏和刺激的预期过高,而权益资产的估值真心并不怎么低,有些结构性问题(平台反垄断和地产),在短期经济现实的压力下,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陷越深。对于明年的一些展望,在此做一下记录(这种展望可能只有两天有价值,一天是写下来的今天,一天是明年底复盘的那天),希望届时不要都打脸吧(当然,打脸说明市场好于预期,自己既受益于经济形势,又保留一定的权益仓位可以沾点光,也乐于欣然接受):
1,发达经济体轻度衰退;
2,因此中国出口好于预期;
3,23年房地产销售额较22年继续下降10%到12万亿的水平;
4,城投债可能要经受考验;
5,因此中国消费和投资弱于预期;
6,因此中国经济数据上弱复苏,周期上依然处于下行过程;
7,因此债优于股;
8,因此小盘优于大盘,成长优于价值。

附1:12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2月份收支简表



附2:12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12-30 21:24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2年11月总结
11月份的行情与10月份截然相反,权益市场涨幅较大,其中大盘股又远好于小盘股。债券市场经历了一波调整,甚至有债基单日下跌12个点的极端案例,高收益的地产债倒是涨幅惊人。

我的两个最大的持仓平安和中概也有较大的涨幅,其他品种也有贡献,整体收益金额与6月份相当了。月中继续按计划减仓了一份中概,目前平安剩余10/12,中概剩余9/12,收盘后港股又拉了一波,那最快明天就可能减一份平安了。

11月除了中概的减仓,还在工银FOF打开封闭期时减掉了大部分,基金的相对收益是有的,只是今年股市下跌幅度较大,这笔投资整体还是亏损的。11月有两个高速Reits上市,江苏交控和安徽交控,结果双双破发,一气之下把账户内的闲置资金取出来买了大额存单。虽然有所减仓,但由于持仓上涨,仓位回升到了12.4%。

11月底还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目前天天基金还没有上线,计划等天天基金上线后足额转入资金购买养老FOF,同时等量减掉目前持有的一些基金,在整体权益风险暴露不变的情况下享受点税收优惠,而且由于我打算在任何情况下都持有一定的权益资产(可能说的绝对了,目前没想到需要把权益资产清零的情形),那么个人养老金封闭三十几年并不会对我的流动性产生太大的影响。

11月份关于放松和地产的政策比较重磅,我相信放松一定会实现,但对放松带来经济回暖的市场预期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地产的政策则是一直不断的加码,可惜就是看不到销售端的回暖。

附1:11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1月份收支简表



附2:11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11-30 21:55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2年10月总结
10月份延续了之前的惨淡行情,尤其是外资占比较多的大盘股,而受国内流动性影响更大的中小盘股表现稍好些。

我自己的持仓继续挨打,还是平安和中概。月中继续按计划减仓一份平安,目前平安剩余10/12,中概剩余10/12,此外中概从溢价率较高的广发换成了溢价率低的嘉实,勉强扒拉点相对收益。

10月除了计划的减仓外操作不多。仓位继续下降到了12%以下,主要是持仓跌下来的。

自己目前的仓位比较低,虽然只有12%的仓位,但这12%的仓位这个月依然跌掉了总资产的1.5%,相当于持仓跌了13%,实在是惨淡。

月底最后一个交易日,前几个月还极其强势的央企地产龙头保利发展跌停,在三季报及市场数据发布后,市场可能意识到预期的地产“剩者为王”的逻辑可能不成立。我依然坚定的认为地产才是目前中国最核心的问题,其他听着唬人的利空属于“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而地产可能属于“这次不一样”。

附1:10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0月份收支简表



附2:10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附3:中国房地产销售额、销售面积、单价(TTM,12个月滚动计)

2022-10-31 22:56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2年9月总结
9月份行情比较惨淡,上旬还震荡了一下,后半段直接飞流直下,而且很多交易日都是上午神秘力量奋力拉起之后再一泻而下,这种估计又骗了不少人上钩。

我自己的持仓基本上把8月份的收益跌回去了,主要还是平安和中概两个卧龙凤雏。平安跌幅相对较小,但AH的价差又拉大了不少,总感觉还要补跌,体验非常不好;中概真是无力吐槽,一个月波动一二十个点简直稀松平常。月中继续减仓了一份中概,目前平安剩余11/12,中概剩余10/12。

9月操作不多,除了计划的减仓外,月初把一多半交银定期支付给减了,月中又把兴全合宜清仓,可惜减下的仓位加了点恒生指数(其实考虑汇率因素的话,今年香港本地股表现好于内地股又好于A股)。9月底仓位比8月下降3.5个点,到了14%以下,一方面是跌下来的,一方面是来自主动减掉的中概、兴全和交银。除此之外闲置的资金买了200张PR六交投。

自己目前的仓位比较低,依然不计划加仓,跌了那么多可是看看指数和个股的估值,能下得去手的依然了了无几。A股又长期流动性泛滥,估值离谱,生态及其糟糕,神秘力量、公募等主要参与者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混乱。另外核心的地产问题不明朗,虽然政策迭出,但销售端始终不见好转,发生岛国1990危机的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再小也不可视而不见。

附1:9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9月份收支简表



附2:9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09-30 21:18 来自北京 引用
2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梦想成真啦 好奇心135

2022年8月总结
8月份各大股指走势极端分化,中上旬小盘延续上月的亮眼表现,大盘萎靡不振;下旬大盘有所企稳,全月走出了W型,而小盘则没能画出上挑,向着东南飞流直下,总体行情还是下跌。

我自己的两个持仓平安和中概涨幅倒是不错,平安可能是由于中报业绩不那么糟糕,中概可能是由于合作协议的签署,月底执行了上月制定的定赎计划,各减仓了十二分之一,之后还是按计划每月抛其中任一个品种的十二分之一。

8月操作不多,除了计划的减仓平安和中概外,少量买了些基金,仓位基本持平上月。中上旬交银定期支付表现很是亮眼,没有管理经验的黄鼎表现反而远远跑赢另两位增聘的经理。除此之外,认购了保租房REITs,可惜配售比例太低,没多少肉,打算开板就卖了。

自己目前的仓位比较低,现金比较多,我可能倾向于配置到PR六交投,散户可买的最高收益债券了。

附1:8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8月份收支简表



附2:8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08-31 22:45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2年7月总结
7月份各大股指基本上是单边下跌的行情,小盘表现远好于大盘,自己的仓位虽然很低,但是主要两个持仓平安和中概跌幅巨大,导致整体的损失也挺大。

7月仓位相进一步降到了17.5%,一部分是到期赎回了封闭基金,另一部分是持仓下跌。持仓的几个封闭ETF-FOF,这个月折价大幅减少,出掉了偏固收的民生FOF,剩余的一点点计划看情况,如果折价很少就清掉。除了平安和中概外,债券PR六交投这个月也下跌不少,目前散户可买的高收益品种稀缺,还是留着吧。之前一直很衰的交银定期支付,最近的表现倒是不错,跑赢指数不少。除此之外,认购的一点REITs,目前没有抛出,金额很小,目前持仓现金比较多,下月两个保租房REITs认购,会参与并持有。

自己目前的仓位比较低,不打算提高仓位,只会买点鲨鱼鳍理财作为替代。但权益仓位中基本平安和中概各占了三分之一,这两个品种又波动极大,我一直深套,对收益影响太大。未来是打算每月抛掉任一品种的十二分之一,跟定投相反做个定赎操作吧。

附1:7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7月份收支简表



附2:7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07-30 12:34 来自北京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普罗旺斯的树

2022年6月总结
6月份股市也是走出了一波小牛市的行情,带动自己本年的收益翻红,半年总收益2.4%,稳压余额宝,哈哈。

6月仓位相较5月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到期赎回了封闭基金科创混合、鹏华科创,从而大大降低了权益暴露;买入的品种主要是民生FOF,半年封闭期,3个点的折价,30%的仓位中枢,用于防守不错,遗憾的是流动性太差,在开放期做了点买入赎回套利后封闭期很难买到足够的量,毕竟还要上班没法时刻盯盘挂钓鱼单。

下月初有10万的理财到期,7.6日到账完美的错过了鹏华清洁能源REIT的申购;目前自己的现金占比随着不断收回权益仓位而提升不少,预计以打新REIT为主,有好的理财的话会买点理财。
下半年基本上维持在20%-25%的仓位吧,稳稳地体验对提升睡眠质量帮助挺大。

附1:6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6月份收支简表



附2:6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07-01 06:48修改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2年5月总结
5月份终于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亏损,整个5月除了6号和26号有两天较大的下跌外,基本上都是上涨,我的持仓中,除了中国平安都有正收益。

5月没有太大的操作,PR六交投回笼的本金,一部分加了点鲨鱼鳍理财,另一部分买了临期的鹏华科创封闭基金;易基岁丰5月出现了一点溢价,换到了折价的万家强债;另外在天天持有的一点权益基金一直随着市场边涨边卖。5月打新打中了云从科技,首日开盘竞价卖出了,收益4000出头,算是给不断失血的打新仓位一点安慰。

到5月底仓位基本维持在25%的水平,这个仓位水平我比较舒适,可以安睡。之后仓位也预计会维持并逐渐微幅下降,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明年底有购房的计划,其实就是类似目标日期基金的做法,随着日期的临近而降低权益仓位。

下月初万家强债在端午后封闭前赎回,10号左右科创基金也要赎回,会有比较大的回笼资金,鲨鱼鳍等结构性理财和临近到期的低仓位封基以及鹏华前海(甚至可能考虑鹏华垃圾债基金)会是我的主要配置方向。

附1:5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5月份收支简表



附2:5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06-01 07:04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2年4月总结
22年以来连续第四个月亏损,上中旬市场持续震荡阴跌,之后快速下跌破2900,最后几天有所反弹,尤其是最后一天受到消息刺激市场迅速拉升。主要的亏损品种是中国平安和主动基金。

4月基本没有操作,在低位加了两手鹏华前海,另外买了点恒科的鲨鱼鳍,经过昨天恒科的暴涨,距离敲出还有10%的空间,要做好变成定期存款拿着的准备。

权益仓位目前较低,依然不想大幅度增加权益暴露,我自己的想法,目前的一些宏观经济问题,根本就不是所谓打压地产、打压互联网、俄乌冲突、疫情防控、美国加息等等因素导致的,就像帅牛段子中说人到中年力不从心,会有各种借口啊,状态不好,喝酒了,压力大,累了云云,这些当然是会导致表现差,然而真正的原因,相信都心知肚明。当然,市场怎么走,又与宏观经济截然不同,那并不是个人所能预测与掌控的。鲨鱼鳍等结构性理财会是我的主要替代权益仓位的配置方向。

下月初PR六交投会归还1/3的本金,回笼资金大概会买点结构性理财;持有的几个封基在未来一两个月会逐渐到期,赎回后可能配置少量的封闭FOF以维持目前的权益仓位。

附1:4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4月份收支简表



附2:4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04-30 10:50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2年3月总结
3月份又是小幅亏损,前半月跌的稀里哗啦,后半月有所反弹,真是不一样的场景,同样的结果。基本上除了债类资产和江阴银行外,权益品种表现都不咋样。

3月基本没有操作,月底蚂蚁配售基金易基未来到期赎回,坐了个过山车还错过了最近几天的大涨。月末最后一天江阴银行触及涨停,立马清掉了,现在有点后悔,又没有深市打新仓位了。

这两个品种清仓后权益仓位已经接近四分之一,安稳是够安稳,只是进攻性不足。下周现金仓位参与新发Reits的申购后可能会考虑配置到鹏华前海,或者再买点结构性理财。权益仓位目前较低,不过我也不太想大幅度增加权益暴露了,可能配置少量的封闭FOF。

附1:3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3月份收支简表



附2:3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04-04 09:43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2022年2月总结
2月份又是小幅亏损,主要来自中概互联;其余品种做了个过山车,如中国平安和江阴银行,月中有不小的涨幅,月底跌了回来;虽然不少机构看好今年银地保等稳增长低估值品种,但我依然保持自己的看法,地产相关产业链不会加仓,有机会就减少仓位防守。

2月基本没有操作,月底买了点鲨鱼鳍理财,聊胜于无。最后两天运气不错,中了4手转债,希望3月份能有一点收获吧。

附1:2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2月份收支简表



附2:2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02-28 23:43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2年1月总结
新的开年让很多人始料不及,鼓吹春季躁动分析师的脸被打肿了,高估值的成长股一路大幅杀跌,价值股一开始高歌猛进,到了下旬也开始了调整,整月下来基本除了银行就没飘红的行业了。
由于我的持仓去年没什么表现,仓位也不重,整体上没受到太大的损失(当然,持有的中概互联贷款了10%的涨幅,否则其实收益还是很难看);持仓看下来发现亏损的主要是各类主动权益类基金,不管是封闭基金,还是场外主动基金,还是固收+,下跌幅度都很大,可见我持有的基金持仓太雷同了,都是我不敢买的品种,这体验太糟糕。

1月主要进行了两笔调仓,一是用江阴银行替换了银行etf来补足深市的打新额度,虽然银行在一月份表现很好,银行业绩也不错,但我真的认为地产风险未充分暴露,而江阴银行是地产相关贷款比例最小的银行,相对受影响较小;而在凌大的银行转债溢价率轮动中也有江阴银行的持仓。
另一笔是趁着招商双债在场内溢价进行清仓,换成了pr六交投,由于国债收益率已经到了历史较低的水平,风险大于机会,作出一定的防守吧。

春节过后的操作,预计不会太多,还要看具体的市场走势,但整体上我是一直在降仓位防守,权益这边成长的估值太高,价值的又有地产雷这把利剑高悬,利率债这边也处于高位,国外经济恢复逐步加息,我有些担心出现股债汇三杀,希望市场能打我脸。

附1:1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月份收支简表



附2:1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02-02 23:45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people

2021年12月总结
12月份略微有点盈利,除了中概互联继续下跌,债券收益率下行走了一波小牛外,其余持仓的品种本月相对比较平淡,没什么亮眼的表现。
12月底进行了一定的调仓,主要是减少了固收加/债券基金的仓位,基本清掉了国泰融丰,清仓了易基新综指,减少了招商双债的仓位,主要是考虑到股债都处在高位,后续的空间可能有限,减一部分仓位做下保护;加的品种主要是PR六交投,目前散户能买到的极少量债之一,这个品种是每年偿付五分之一本金,已偿付两年,5个月后偿付第三年的本金,整体上我觉得风险较低,收益尚可。另外在国金买了消费50etf的鲨鱼鳍产品,并配点消费50etf来配对,通过鲨鱼鳍产品对权益仓位进行一定的保护。最后是买了点封闭工银FOF-LOF,折价4个多点,11个月到期,我觉得尚可接受。

2021年投资收益比较差,好在工资还可以,支出尚不多。2021年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年前1-2月份,几乎所有品种都有所表现,年后发生了较大的分化,在几个重仓品种上深度套牢——中概互联、中国平安、恒生国企,在持仓发生下跌时反应迟钝,硬抗损失,归根到底还是对标的的认识不足。2021年错过的机会,一个是可转债行情,集思录可转债等权指数涨幅可观,集思录高收益的也大都是抓住了可转债的机会,自己没能抓住机会,可以用自己没时间的理由搪塞下,但其实有些可转债基金的表现也相当亮眼,只能说自己还是水平不行吧;二个是主动基金的行情,今年主动基金的表现也很好,但自己的仓位较低,有持仓也是些旧的明星基金,表现很是逊色,考虑加一些封闭FOF基金,争取能够跟上整体的走势。

展望2022年,由于股债都处于高位,后续空间有限,会控制权益和利率债的仓位;主要的操作计划:一是打算增加深市的打新仓位,将两市打新仓位保持在10万左右的水平;二是增加封闭FOF基金的仓位,以跟上整体基金的走势;三是我对于地产比较悲观,对地产链条上的中国平安和银行etf, 观察为主,但地产美元债,适当考虑;四是通过消费50鲨鱼鳍和消费50etf进行搭配,将期望收益的众数尽量控制在可接受的正收益附近;五是对于港股打新,北交所打新、各种套利、期权等等,还是抱着学习参与的态度,少量尝试,不会重仓参与。

附1:12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2月份收支简表



附2:12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2-01-01 19:56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1年11月总结
11月份略微有点亏损,其实上半月表现还可以,持仓的品种都有一定涨幅,但后半段随着中概股季报的逐渐披露,中概互联又迎来一波巨幅下跌,平安和银行etf、恒生国企的表现也相当差劲;其余的品种倒还可以,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中小盘股整体表现还行,固收+产品本月的收益还不错。11月份操作不多,没有进行过多调整,只是在封闭基金上加了一点点仓位,月底第二批reits开始发行,空闲资金参与了该波认购。

11月份净资产勉强站上了70万,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只是今年的投资收益比较差,在几个重仓品种上深度套牢。12月临近年底,应该不会进行大的仓位调整。

附1:11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1月份收支简表



附2:11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1-11-30 23:30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1年10月总结
10月份是回血月,持仓的品种基本都有一定的反弹,除了杨浩的交银定期支付依然在流血……10月份操作不多,一方面是流动资金已经不高,而仓位和持仓品种整体还算安心(除了交银定期支付);另一方面是等待基金3季报,准备视3季报的情况进行部分品种(说的就是交银定期支付)调整。

目前在封闭基金和主动基金的仓位上有一点加仓空间,10月份加了一点点封基鹏华科创,该基权益仓位低,到期时间已较短,匹配自己的需求。固收加方面,本月债券经过了一波调整又反弹,而月底新股批量破发,对固收加有一定的影响,对固收加的配置会更加慎重。

附1:10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10月份收支简表



附2:10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1-11-12 08:04 引用
1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reborn1978

2021年8-9月总结

因为亏的实在太惨,没心情写总结,到了国庆假期时间较为充裕,补上8,9月份的总结。

8月份依然录得了小幅亏损。整体上操作不算多,月底下定决心一刀割了恒生国企,结果立即大幅反弹了几天,一度很无语,现在一看国企指数的点位又低于割肉时候了……
九泰锐益到期赎回,仓位转到了科创混合,南方瑞和,易基未来等几个封基。
剩余的空闲资金大幅度买入了场内的固收+基金国泰融丰,8月底9月初表现还行,近期也是回撤的厉害。
另外还大幅买入了招商双债,想做套利,结果买入就被套住了……

9月份账面上是小幅盈利,但实际上是8月份中的新股卓然股份9月份上市赚了1万,如果剔除这个新股,实际上9月还亏了接近1万……主要的亏损来自加仓的中概互联,不负众望的又加仓在了近期反弹高点,太惨了……
其余的操作主要是买了点场内的易基锐丰和易基新综债指数;
天天基金上建了几个四六组合,是按照指数基金:主动基金:固收加=1:1:3的比例配置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好基及定投加仓用,目前看效果不是很好。

目前的仓位在四成左右,波动还在自身承受范围内,仓位中封闭基金和主动基金还有一点仓位空间,考虑逐渐的定投式加仓吧。

附1:8、9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8、9月份收支简表



附2:8、9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1-10-03 11:18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1年7月总结
7月份真的太受伤了,受伤到连打开券商app的勇气都没了。况且自己仓位本来就处于较低的水平,仍然生生的吃掉10%的亏损,实在是无语。保险,银行,国企指数,中概,主动基金,愣是没一个表现好的……就连剩下的一点添富配售的尾巴都亏成一副熊样。
好在现金较为充裕,不至于陷入早早打光子弹进退失据的地步,慢慢定投吧。
附1:7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7月份收支简表



附2:7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2021-08-01 19:32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 2021年6月总结**
6月份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上证50、沪深300和双创指数冰火两重天,自己的持仓偏向于大盘三傻,在双创的仓位不高,最终录得亏损。
附1:6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6月份收支简表



6月份的亏损中,中国平安本月持续下跌,中间还接了点飞刀,结果惨不忍睹;除此之外银行etf也有亏损,持有的几个月基本在成本线来回晃荡;配售基金本月表现也不佳,好在下周就将开放,准备全部赎回。收益中,没有惊喜,都是零散的一点机会,中了新股三峡能源,第一次开板就被条件单洗出去了;月中搞了点煤炭LOF,赚了几个点跑路;偏赛道的封基九泰本月表现不错。

6月份的主要操作,略微调整了债类资产,增加了战略配售基金的仓位,本钢转债、鹏华前海和科创混合减仓;可转债方面加了众信转债和紫银转债,看有没有交易机会;权益类资产没有进行大的变动,买回了一点兴全合宜,加仓了中概互联和中国平安,整体仓位比5月提高较大,抬到了半仓线。
附2:6月末主要持仓明细



7月份的操作计划,战略配售基金计划全部赎回,赎回资金预计先加到科创混合或者几个固收+基金上,南方瑞和等封闭基金准本加点仓位,整体仓位预计控制在45%-50%之间。
2021-07-03 22:10修改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1年5月总结
5月份市场继续反弹,尤其是创业板科创板涨幅较大,可惜自己仓位仍然较低,持仓整体也偏向三傻,并没有太跟得上市场涨幅。
附1:5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5月份收支简表


5月份的收益中,同4月一样,本钢转债和九泰瑞益继续贡献收益,银行etf的收益也不错,而仓位比较大恒生国企延续了上月的跌幅,实在是有些无语。
5月份的主要操作,略微调整了债类资产,增加了战略配售基金的仓位,买入科创混合,本钢转债本月继续上行进行了部分减仓;权益类资产没有进行大的变动,在天天基金开了个股四债六的组合作为观察用,其余变动不大,整体仓位基本持平于4月。
附2:5月末主要持仓情况


6月份的操作计划,继续按定投的方式每月加2-3个百分点的仓位;持有的债基如万家强债,准备择时减仓加到配售基金上,希望能迟到最后的一点折价;如无意外的话弘盈A在6.21日利息结算日完成清算,配置方向可能是科创混合或者几个中银固收+基金;鹏华前海要关注此次REITs基金上市后的情况。
2021-07-01 09:35修改 引用
0

xiszero -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赞同来自:

2021年4月总结
4月份取得一点微弱的正收益,跟余额宝水平相当。整体市场在4月份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反弹,可惜自己的持仓并没有太跟得上。
附1:4月末资产负债简表和4月份收支简表



4月份的收益中,本钢转债和九泰瑞益贡献较多,而仓位比较大的平安和恒生国企跌幅较大。
4月份的主要操作,闲置的资金进行了配置,主要是偏债类资产进行了加仓,易基配售和鹏华前海都有加仓,本钢转债本月大幅度反弹中间做了几次T,整体反而没有一直拿着收益高;权益类资产平安跌幅较大,中间进行了加仓,其余在低位买了点中概互联,整体仓位较3月份有所增加。
附2:4月末持仓情况



近期的操作计划可能仓位上不会变动太大,按定投的方式每月加2-3个百分点的仓位;待几个配售基金、待清算的弘盈A(之前持有的基金也有过清盘经历,个人猜测弘盈A在6.21日利息结算日完成清算,所以是当2个月年化8%的定期理财配置的)到期后会重新思考操作计划。
2021-05-01 23:07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xiszero
xiszero

不盲目乐观,不赌国运,不对通胀和M2焦虑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10-01 06:23
  • 浏览: 15939
  • 关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