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我职业投资的第三个完整年度。
和很多朋友的感觉不同的是,2023年对我来说是风平浪静且收获满满的一年。风平浪静指的是我全年净值基本一直保持在1以上,除年末的北交所行情外,并没有太大的波动;收获满满是指除了投资收益还行外,装修搬家、孩子升学、老婆升职称等几件大事最后得到的结果都还不错,年底还出乎意料的买到了一套非常喜欢的湖景人才房。
持仓方面,虽然很多股票品种跌幅较大,但我持有的品种表现还不错。持仓较多较久的三板北交品种如亚锦科技、海希通讯、中建信息等均取得正收益,大饼更是收获满满;港股换B股的神操作不仅逃过了大跌,换入的长安B和伊泰B均还都取得了事件驱动收益;A股持仓虽然不多,但除申通亏损15%割肉外,先后持有过的南钢天马神华千禾新纺等品种以及摘帽股等大饼,在我持有的期间表现基本都还是不错的。转债仓位虽不高,但中途几次下注成功也有少量收益;垃圾债也有龙控等小额还款到账的品种贡献收益。
2023全年盘点,我的收盘净值为1.174。主要得益于年末的北交所行情,让我终于收复了去年的失地。主账户的收益图如下:
成绩虽然还行,但已经属于过去了。我还是继续坚持发帖,定期记录并总结经验教训,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取得进步吧。
记得在去年的帖子里,我曾判断2023年会是比2022年更好的一年,各种机会比2022年只多不少,事实上也是如此,从集友们晒出的收益率就可以看出来。经历三年调整之后,我更加确信2024年会是比2023年更好的一年。虽然整体大牛市还不能过多指望,但至少低风险的机会将会明显多于2023年。对于大多数擅长防守的集友们来说,取得一定的正收益应该不会是难事;如果能抓住一些出奇制胜的机会,效果就更好了。
守正方面,2024年首推北交所打新。由于北交所大概率会发行100支以上新股,资金不太少的朋友如果采取有脑打新,取得10%以上收益率应该不是难事;其次是一部分可转债已经跌到了合理估值以下,采用摊大饼手法进行轮动应该也会有不错的收益;指数大跌之后,香草等保底衍生品也开始具有性价比了;此外,还有部分折价的封基、大跌后的REITs、高股息且有潜在利好的B股港股三板股等也是值得考虑的品种。对我个人来说,最符合我个人价投标准的亚锦科技和去年手法有所进步的做T,其实也是属于守正的范畴。
出奇方面,我个人至少近期仍然会坚持以北交所和新三板为主要进攻手段的策略。得益于过去几年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所积累的经验,只要北交所场子不重新变冷,在非暴涨阶段我基本可以稳定的跑赢市场。而作为2024年国内IPO的主战场,北交重新冷场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可以说远远小于走出单独牛市的可能。当然我也承认,从价投角度北交所估值修复的进程已经过半,今年难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中途调整。如果出现超出我预期的调整走势,我也会积极减仓,将部分主力资金回到守正的轨道上来,保住本金不遭受太大的损失。
除了记录投资之外,本帖仍会时常分享一些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谢谢大家的关注。
附上去年的日常跟踪帖: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70979
和很多朋友的感觉不同的是,2023年对我来说是风平浪静且收获满满的一年。风平浪静指的是我全年净值基本一直保持在1以上,除年末的北交所行情外,并没有太大的波动;收获满满是指除了投资收益还行外,装修搬家、孩子升学、老婆升职称等几件大事最后得到的结果都还不错,年底还出乎意料的买到了一套非常喜欢的湖景人才房。
持仓方面,虽然很多股票品种跌幅较大,但我持有的品种表现还不错。持仓较多较久的三板北交品种如亚锦科技、海希通讯、中建信息等均取得正收益,大饼更是收获满满;港股换B股的神操作不仅逃过了大跌,换入的长安B和伊泰B均还都取得了事件驱动收益;A股持仓虽然不多,但除申通亏损15%割肉外,先后持有过的南钢天马神华千禾新纺等品种以及摘帽股等大饼,在我持有的期间表现基本都还是不错的。转债仓位虽不高,但中途几次下注成功也有少量收益;垃圾债也有龙控等小额还款到账的品种贡献收益。
2023全年盘点,我的收盘净值为1.174。主要得益于年末的北交所行情,让我终于收复了去年的失地。主账户的收益图如下:
成绩虽然还行,但已经属于过去了。我还是继续坚持发帖,定期记录并总结经验教训,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取得进步吧。
记得在去年的帖子里,我曾判断2023年会是比2022年更好的一年,各种机会比2022年只多不少,事实上也是如此,从集友们晒出的收益率就可以看出来。经历三年调整之后,我更加确信2024年会是比2023年更好的一年。虽然整体大牛市还不能过多指望,但至少低风险的机会将会明显多于2023年。对于大多数擅长防守的集友们来说,取得一定的正收益应该不会是难事;如果能抓住一些出奇制胜的机会,效果就更好了。
守正方面,2024年首推北交所打新。由于北交所大概率会发行100支以上新股,资金不太少的朋友如果采取有脑打新,取得10%以上收益率应该不是难事;其次是一部分可转债已经跌到了合理估值以下,采用摊大饼手法进行轮动应该也会有不错的收益;指数大跌之后,香草等保底衍生品也开始具有性价比了;此外,还有部分折价的封基、大跌后的REITs、高股息且有潜在利好的B股港股三板股等也是值得考虑的品种。对我个人来说,最符合我个人价投标准的亚锦科技和去年手法有所进步的做T,其实也是属于守正的范畴。
出奇方面,我个人至少近期仍然会坚持以北交所和新三板为主要进攻手段的策略。得益于过去几年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所积累的经验,只要北交所场子不重新变冷,在非暴涨阶段我基本可以稳定的跑赢市场。而作为2024年国内IPO的主战场,北交重新冷场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可以说远远小于走出单独牛市的可能。当然我也承认,从价投角度北交所估值修复的进程已经过半,今年难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中途调整。如果出现超出我预期的调整走势,我也会积极减仓,将部分主力资金回到守正的轨道上来,保住本金不遭受太大的损失。
除了记录投资之外,本帖仍会时常分享一些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谢谢大家的关注。
附上去年的日常跟踪帖: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7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