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英雄豪杰不但要敢于吃苦,更要敢于快乐!

二、如何用买卖股票的方法致富
****炒股致富只有两条路**,

·** 一个是靠风险**

· 二个是靠“复利”

这一章我们来讨论,炒股的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

0x1:巴菲特的秘密
豪泽尔是在 2019 年写的这个事儿,当时巴菲特 89 岁,他的总身价,是 845 亿美元。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但如果你是内行,巴菲特的投资成绩更不可思议。

在巴菲特的整个投资生涯中,他平均每年的资产增长率,是 22%。

这是一个奇迹般的成绩。没有任何一个理财产品敢承诺给你 22% 的利率。按当前业界标准,敢说 10% 的都是骗子。巴菲特这么厉害不仅仅是他善于选股,而且别忘了他能控股。他能直接影响他投资的那些公司,他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你做不到这些,所以你可别指望 22% 这种级别的成绩。

现在我们做个思想实验。假设在你 30 岁这年,你突然拥有了巴菲特一样的投资能力。此后你的资产就按照 22% 往上涨。我们再假设,你以 25000 美元入市。这笔钱不算太多,但是对一个 30 岁的新人来说也不算太少。你的投资水平这么高,但是人不能只知道挣钱……所以你决定干到 60 岁退休,去享受人生。合理吧?

好,那请问,到退休这一年,你能有多少钱?

答案是 1190 万美元。

这个数字并不高,不够你后半生过上挥金如土的生活。世界上资产超过一千万美元的人有很多,这不是奇迹。

那为啥巴菲特现在有那么多钱呢?因为他真正的厉害之处,并不是能让资产每年增长 22%。

巴菲特不是从 30 岁干到 60 岁。他是从 10 岁开始炒股,现在干到了90 岁。他不是干了 30 年,而是干了 80 年。

巴菲特 30 岁的时候,资产只有 100 万美元左右,折合到今天大概是 930 万美元。在他 845 亿资产之中,有 842 亿,都是他 50 岁以后挣到的。其中更有 815 亿,是巴菲特在 65 岁以后挣到的。

50 岁的巴菲特只是个普通的富豪。65 岁,注意这是美国一般退休年龄线,的巴菲特并不足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我们再来做一个对比。巴菲特并不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人,众所周知冠军是文艺复兴公司。文艺复兴公司从 1988 年到现在,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 66%。这个成绩是在我的认知之外,我无法想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没人知道他们的算法。文艺复兴公司的创始人叫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

那西蒙斯现在有多少钱呢?他大概有 210 亿美元,还不到巴菲特的 1/4。为什么他比巴菲特聪明,钱却比巴菲特少呢?因为西蒙斯 50 岁才找到那个神奇的算法。

所以说回报率难道是个可以指望的东西吗?连巴菲特的、可持续的回报率,都不是他成功的关键。

巴菲特真正的成功秘密,是他一直活着。

0x2:盈亏同源
美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著名的炒股人叫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他出生于 1877 年,才 30 岁就已经拥有了相当于今天 1 亿美元的资产。

1929 年,利弗莫尔 52 岁,赶上美国的大股灾。10 月 29 号这天,各种坏消息纷纷传来,好几个资深的炒股人都跳楼自杀了。利弗莫尔的妻子、母亲和孩子在家里都非常担心,盼着他回家,生怕他也跳楼。

结果利弗莫尔回来了。他告诉妻子,自己不但没亏钱,而且还挣钱了。完全是出于直觉,他那天做空了股市。利弗莫尔那一天挣到的钱,相当于今天的 30 亿美元。

一天,30 亿美元。

你可能会想,这么多钱一辈子都花不完,利弗莫尔可以退休了,你这是老百姓思维。你有这样的思维,这就是为什么你挣不到这么多钱。利弗莫尔一定是继续冒险。

一天挣了 30 亿美元,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我们只能想象。你的精神状态会完全不同,从此之后,你就不是原来的你了。英文有个词叫 swellhead,专门形容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直译就是大脑肿胀了,你膨胀了。

利弗莫尔专门搞这种冒险的大手笔……结果仅仅四年之后,到 1933 年,他就输光破产了。又过了几年没意思的生活,最后自杀了。

利弗莫尔所用的,是跟巴菲特截然不同的炒股方法。他这个方法有时候也能赚钱,而且能在短期内赚大钱。

但中国股民有句话叫“盈亏同源”,意思是赚钱和亏钱其实是同一个原因:爱冒险能让你挣到钱,就也能让你亏钱。盈亏同源这句话在利弗莫尔身上应验了。

如果利弗莫尔的方法叫做“快速赚钱”,巴菲特的方法也许只能叫“保住钱”。这两个方法截然相反。

****· 挣钱靠的是运气、乐观、愿意冒险**

·** 保钱需要的是避免冒险、非常谦卑、心怀恐惧

我们知道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有两大巨头,一个是沃伦·巴菲特,一个是查理·芒格。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四十年前这家公司曾经是三巨头。当时他们还有一个合伙人叫里克·古瑞恩(Rick Guerin)。本来是三个人一起做投资决定,一起去考察各个公司。

那后来为啥没有古瑞恩了呢?

1973 到1974年的时候,美国股市有一波暴跌。古瑞恩在这波暴跌中贷款炒股,加了高杠杆,可股市还是在两年之内跌了 70%。他为了还钱没办法,把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以 40 美元一股的价格卖给了巴菲特,就此出局。

那个股票现在是 34 万美元一股。

巴菲特对此是这么说的:

「查理和我,我们两个一开始就知道我们将来一定会极其富有的。因为我们知道那肯定会发生,所以我们一点都不着急。里克跟我们一样聪明,但是他着急。」

就这么一个区别。

0x3:巴菲特不做什么?
所以你学巴菲特不能光学他做了什么,更要学他不做什么。豪泽尔列举了几件巴菲特“不做”的事情,

· 巴菲特不会大规模借债。

· 巴菲特经历了 14 次经济衰退,但没有一次让他惊慌失措地卖出股票。

· 巴菲特从来不玷污自己的商业声誉。

· 巴菲特从来不依附一种战略、一个世界观或者一种趋势,他总是在不停地学习,他不会一根筋走到底。

· 巴菲特不依靠别人的钱治理公司。

· 巴菲特没有把自己累死,没有辞职,也没有退休。

简单说,巴菲特靠的是坚持和学习,而不是运气。运气是不可靠的,靠运气也许一时能挣钱,但同样的策略也会让你输钱。

巴菲特反复强调所谓“安全边际”。他的策略要求哪怕在大牛市的时候,你的手里也得时刻掌握着一些现金。别人都满仓了,别人在拿 9% 的回报率,你的那些现金只能给你 1% 的回报率。这种感觉很难受,但你必须得忍住这个难受,才能保证在熊市的时候,自己手里仍然有钱,而不至于被迫卖出股票。

这也是盈亏同源。

复利是一个鸡汤。谁也保证不了每年比如说 15% 的利率。那巴菲特这个年均 22% 的增长是怎么来的呢?

咱们看一个更宏观的数据,也许能让你有所感悟。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从 1850 年到 2010 年这 170 年间,美国人均 GDP,按可比价格的实际增长,

这条线看起来相当平稳。除了 1930 年代的大萧条之外,几乎就是沿着(对数)直线上升。只看这条线,你可能会想,这不就是复利吗?这个投资挺好啊!那你就错了。这条线的背后,是如下这些事情 ——

· 在这 170 年间,99.9% 的公司都消失了。

· 美国经历了 33 次经济衰退,这 33 次衰退加起来总共历时 48 年。

· 美国股市有 102 次,比前一个最高点下跌超过 10%。

· 有 12 次股市下跌超过 1/3。

· 有 20 个不同的年份,美国的年度通货膨胀率超过 7%。

美国今天的经济地位根本不是什么稳定、发展出来的,而是历经艰险。隔着很远看是风平浪静,实际上每一次波折都是惊心动魄。

人均 GDP 那条曲线很平稳,那是因为那是综合了所有的成功和失败的结果。这里面有个数学原理,对于这种无数成败综合在一起的指数增长,大盘的均值总是比大多数人都厉害。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投资最好买指数基金。

那你说我不买指数基金,我就想像巴菲特那样打败大盘,我就要出类拔萃!那你就必须学会面对失败。你对失败的恐惧必须远远大于对成功的渴望。这意味着你得像巴菲特一样有耐心。

豪泽尔说,**这个原则必须是偏执而又乐观。

· 对短期,你要非常偏执地避免危险,要非常谨慎小心,像偏执狂一样害怕才行。

· 对长期,你又要非常乐观。你得相信自己到了 50 岁以后才能比较有钱,从 65 岁以后才能很有钱,得到七八十岁以后才能有钱到出名的程度。正因为你有这样的目标,你才能忍受住短期的偏执。

长期要乐观,短期要悲观,这很像中国人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但是炒股可远远没有打仗有意思。**

炒股挣钱只有两条路,一是靠运气,二是靠时间。靠运气是不靠谱的,运气能让你挣很多钱,也能让你赔很多钱。那你说我能不能先靠运气挣到一大笔钱,然后靠时间保住这笔钱呢?这你就想得太美了。真能靠运气挣到一大笔钱,你会像利弗莫尔一样膨胀的。

可是靠时间赚钱难道就值得吗?巴菲特和芒格都不是特别有意思的人。这俩人号称最爱读书,其实每天看的最多的是各个公司的报表。如果你有几百亿美元要管理,或者你天生就爱看报表,也许这样的生活是值得的;否则的话,我看还不如干点别的。

三、寻宝者思维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常常遇到两种思维模式,也可以叫两种心态。

· 只想做“对”的事儿,可以称之为“优等生心态”。这种思维就好像学校里那些好学生一样,希望在每一门功课都取得好成绩,害怕有短板。这样的人做十件事,他指望把其中至少九件做好,然后还会为没做好的那一件表示道歉。

· 不断尝试各种事物,其中有“对”的事儿,也有“当初看起来不那么对”的事儿。

确实,生活中的确有大量的工作岗位需要优等生心态。

· 如果你是一个客机飞行员,你必须把每一趟都飞好,不容有失。

· 如果你是一位老师,你得把每堂课都讲好,你得善待每一个学生。

· 如果你是个厨师,你也得尽量让每道菜都体现高水平。

优等生心态害怕犯错误,认为所有的失败都应该接受指责,所有的浪费都应该反省。

但优等生心态其实是职员思维。你做的事儿都是安排好必须做的。那如果现在不知道该做哪件事儿,不知道每一件事的后果会怎样。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投资人或者领导者,你得从一大堆可能有好处的事儿中挑选几件,这个职员思维就不行了。

你需要“寻宝者思维”。

如果你不想靠固定工资致富,那你需要换一个系统。你需要把职员思维换成寻宝者思维。

做投资的人都知道,投资组合都有强烈的尾部效应。往往你投的项目大部分都不成功,但是有少数会是极端的成功,而你几乎所有的收益,都来自那些极端成功的项目。这个效应是投资中的“80/20法则”。而且这个“投资”是广义的,并不限于股票交易。

比如艺术品。你可能觉得那些买卖艺术品赚了大钱的人成功的关键是眼光好,知道哪个艺术家将来会红,买古董专门捡漏,其实不是。艺术品投资的关键不是捡漏,而是走"量"。

你得在毕加索这样的人还没有如此出名、作品还没有如此值钱的时候,就买入,等到特别值钱的时候再卖出。可是既然当时毕加索还没有那么出名,你又怎么知道他能不能出名呢?所以你只能多买。你的策略是把看着差不多、感觉有前途的都买下来,历史会证明这些作品大部分都不会成为什么“爆款”,但是只要其中有那么几个成了爆款,对你就足够了。

寻宝者思维的关键就是要广撒网。你估计这一片矿山中可能有宝石,那你能说我只探索其中有宝石的那个地方吗?你能说我只买有宝石的那个坑吗?你必须把这一大片都控制起来才行。足球学校、明星经纪、版权代理、IP改编,全都是这个思路。

你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我敢打赌,但你可能低估了这个效应有多么强烈。

比如风险投资。我们设想你投了 100 个项目,你能不能估计一下,其中成功和失败的比例大概是多少?豪泽尔列举了一项研究。统计从 2004 年到 2014 年间 21000 个风险投资项目,发现其中,

· 65% 的项目是赔钱的;

· 2.5% 的项目增长了 10-20 倍;

· 1% 的项目增长超过了 20 倍;

· 而有 0.5% 的项目,也就是说 21000 个项目中有大约 100 个,最后赚了超过 50 倍。

这才是风投的真实情况。你想要抓一个能赚 10 倍以上的项目,概率只有 3.5%。你要是万一运气不好,正好错过了那几个特别成功的项目,你的风投事业就会惨败。当你看到别人一个项目赚了几十倍的时候,你得知道他别的项目可能都赔了。

那你说风投的风险太大,我不投创业公司,我只投那些成熟的、已经上市的公司行不行?情况其实差不多。我们专栏前面讲了,成功上市并不能让一个公司从此长治久安,该失败还是会失败。JP摩根资产管理选了 3000 家优秀公司,弄了个“罗素 3000 指数(Russell 3000 Index)”。它统计了从 1980 年到 2014 年间,这些公司的表现,结果是,

· 其中 40% 的公司,市值下跌超过 70%,而且再也没缓过来,等于彻底失败了;

· 罗素 3000 指数几乎全部的收益,来自于其中 7% 的公司。

这是同样的故事:极少数特别成功,给你带来所有的收入;其余的要么不挣钱,要么就是赔钱。

请注意这 3000 家公司已经是优选出来的了,仍然有这么高的失败率。而这个高失败率可不仅限于新兴行业。高科技公司的失败率是 57%,电信公司的失败率是 51%……而且就连最稳定的、那些从事电力、供水、交通的公用事业公司,也有 13% 的失败率。

失败是普遍的,成功是罕见的。

那你说,不对,这还是眼光的问题。要想提高优异数,最好的办法是提升均值,把正态分布的曲线往右端移动一点。没错,但是别人已经这么做了。

比如我们不看指数,我们看巴菲特。巴菲特绝对是选股高手吧?巴菲特在 2013 年的股东大会上说,他一生之中大概拥有过 400-500 支股票,而他的大部分钱都是从其中 10 支股票中赚的。查理·芒格马上补充了一句,说如果你把我们伯克希尔最成功的几笔投资拿掉,我们投资成绩就是非常平庸的。

“眼光”是有上限的。最终你还是得靠放量。

即使在那些已经是优中选优、最成功的公司内部,也有很多不成功的项目,成功的项目也是极少数。

在标准普尔指数的 500 家公司之中,亚马逊一家贡献了整个指数 6% 的回报率,苹果则贡献了 7%。那你说是不是亚马逊和苹果公司的大部分项目都是成功的?不是,他们的大部分项目都不成功。苹果公司的收入大头来自 iPhone 这一个项目。亚马逊的收入大头来自 Prime 用户和网络服务这两个项目。

再比如说迪士尼。迪士尼早期是非常艰难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对电影品质超级讲究,喜欢搞大投资、大制作,结果他制作的绝大部分电影都赔钱。1930 年代,迪士尼拍了超过 400 部动画片,几乎全都失败了。

但是其中有一部大获成功。

那就是《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这一部动画片,就在 1938 年的上半年给迪士尼带来了 800 万美元的收入。这些钱足够挽回前面所有的损失,并且大赚一笔,而且让公司升级扩容。

现在我们固然可以说,华特·迪士尼是个天才!他的理念是对的!正因为有这样大制作的理念公司才大获成功!

……可是,华特·迪士尼也许不敢想象,如果没有《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他的公司会是什么样子。

一部。成败就差这一部。

我们这是一个“好东西”分布非常不均匀的世界。

· 在你的一生之中,对你影响最深的可能就几本书。

· 决定你前途的可能就是一两项技能。

· 改变你命运的可能就那么几件事。

· 对你最重要的也许只有几个人。

错过他们,是你不可接受的损失;可是你非常容易错过他们。那你怎么办呢?

一方面当然你要提高判断力和把事做好的能力。你首先得能选择那些潜在的好东西,并且要努力去做好。为了提高平均成功率,你需要学习和模仿,需要请高手给你推荐。但是这些都是有限的。世界上并没有选择好东西的固定算法,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选股也大多不好使。而且就算别人说好,也不一定适合你。你是独一无二的,只能自己选择。

百货业之父约翰·沃纳梅克有句名言:「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套用这句话,我们大约可以说,在你面对的所有选择之中,也许只有 1% 是最好最适合你的,但是你不知道是哪 1%。

所以你必须放量。别指望奇迹,没有量就没有一切。查理·芒格为什么一天到晚都在看报表?他没办法。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只看不买,他得看过很多很多才能选中一个。巴拉巴西的《成功公式》里提到,那些最成功的科学家为什么能做出特别重大的发现?并不是因为他们多聪明,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尝试得足够多。

我还看过 2015 年的一项研究,说那些特别能产生创造性想法的人,为什么那么有创造性呢?研究考察了他们大脑的思考方式,结果最关键是他们的想法多。因为想得多,所以才容易想到最有创造性的那一个。是数量,带来了质量。

**事实上这其实也是演化思维,所谓失败其实应该叫尝试。你就得广撒网、多尝试、扩大搜索范围,不怕浪费时间和金钱,才能确保找到最好的那几个。

如果你只想做对的事、做被历史证明可行的事,你的路会越走越窄。**

抓好东西往往还意味着出手要快。有时候不能想太多、不能指望谋定而后动,而应该“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

我的感慨是我们常常搜索好东西的主动性太低。体制化的学校教育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把人驯服得太老实了。你不能等着好东西来找你,你得主动去找它们才行。就好像打游戏一样,到任何地方都要先搜索一番,看看有没有宝物!

这不仅仅是投资的事儿。一个小说好不好看、一个游戏好不好玩,有时候就取决于其中有没有宝物。真正的宝物往往不是一分钱一分货买来的,而是你搜寻出来的。

四、把自己当做变量
人到底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做“对”的事情呢?我感觉当今有些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非常极端,或者说,这帮人想象得很极端。在他们的想象之中,成功就得“努力!奋斗!”,美好的未来必须用现在极端的奋斗换取。

比如有一本常年畅销的,冯仑、张德芬、毕淑敏、柴静等人联合推荐的正能量励志书,叫《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我最近还看到这么一个标题:《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难道说不拼“命”就对不起自己,不想卑微就得放弃快乐吗?我看这种自残式的奋斗不是真奋斗,这是自嗨、是逃避现实的自我麻痹、是把希望寄托给了奇迹力量、是不敢思考、是幻觉式的信仰,当然更可能是那些励志导师胡说八道。

从理论和临床实验上来说,能不能学好一项技能的确并不依赖于你是否热爱这个技能。你只要方法正确,刻意练习,投入足够多的汗水和时间,只要坚持下来就能达到高水平。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明明不喜欢学习也能考上好大学。

但是你不能常年这么干。明明不喜欢,还要坚持不懈常年去做,这不反人性吗?

诚然,了不起的成就都有一些反人性的成分,以前唱戏的说“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是有道理的,有志向的人是应该对自己狠一点,但是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什么事儿都得适度才好。你的模型不应该把人生设计成泾渭分明的前后两部分,说我前半生专门奋斗,后半生才能享受:那都是想象,没有人真是那样生活的。

当你考虑奋斗模型的时候,你应该把自己也当作其中的一个变量。你不能假设自己是个没有人性的人。你不可能在战略上违反自己的本性。

摩根·豪泽尔在《金钱心理学》这本书里讲了几个故事,说明“人性”的重要性。

哈利·马可维兹(Harry Markowitz,1927 - )是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的开创者。你要说你有一大笔钱,怎么设计投资组合才能既让预期回报最大化,怎么又能对冲风险,马可维兹研究的就是这个,他据此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初马可维兹搞这个理论出名以后,不可避免地就有人问他,说你自己的投资组合是什么样的啊?马可维兹非常实诚地说,我的做法很简单,一半买股票,一半买债券。

你看这也不够“量化”啊,这不科学啊。

马可维兹说,我没想那么多。如果我没买股票可是股市大涨了,我会觉得非常遗憾;而如果我全买了股票可是股市大跌,我又会非常懊悔。我这个一半一半的投资法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让我的遗憾和懊悔最小化。

这很老百姓。这不是一个“理性”的投资法,但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投资法。马可维兹并没有上亿美元要管理,他就这么点财产,多点少点其实差别不大,没必要费太多脑筋。**他内心的愉悦感,他晚上睡觉是不是很踏实,那个心理需求也许更重要。

这个道理是幸福并不是把资产最大化。幸福还包括不做让自己强烈感觉不舒服的事情,包括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包括尽量避免后悔、对得起良心,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生活有掌控感。**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你只能赚你认知范围内的钱”。重要的不是你每天的富盈有多少,而是每天不管波动多少,你都能安心睡个好觉。

当然据说马可维兹后来改进了他的个人资产管理方案,可能因为钱多了。但是我们赞赏他这种对优化适可而止的姿态。

像投资这种事情,能长期坚持一个策略,比具体用的是哪个策略还重要。

从历史数据来看,至少对美股市场来说,如果你只做一天的交易,你赢钱的概率只有50%。如果你能做一年的投资,你的赢钱概率就是68%。如果你能坚持10年,赢钱概率上升到88%……而如果你做20年的投资,你的赢钱概率几乎就是100%。巴菲特的秘密是活着,你要做投资也得坚持。

**宁可使用一个有瑕疵但是能坚持的策略,也不要选择绝对理性但是无法坚持的策略。
**
2008 年,耶鲁大学的两个研究者发表了一份报告,提出了一个比较极端的投资策略。他们的指导思想是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勇于冒险,等到慢慢变老再慢慢减少冒险,越来越稳健。这个思想没问题。问题是,你年轻的时候应该有多冒险呢?

报告的建议是你要按照 2:1 的比例,融资买股票。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能拿出来1块钱,你就应该找机构借2块钱,总共投入3块钱。

这个杠杆是个什么概念呢?只要市场上升1/3,你的净资产就翻倍了;但是只要市场下跌1/3,你就血本无归。

而耶鲁报告说,只要你还年轻,哪怕经历几次血本无归,也应该坚决使用这个策略,然后在漫长的人生中慢慢减小杠杆。只要你能坚持下去,这个策略能让你的投资回报最大化。

这个完全符合数学。但是豪泽尔说,这不是数学的问题。有多少人会在账号清零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同一个策略呢?你能说服你自己吗?你感情上能接受吗?你接受不了。

**只要你把自己也作为一个变量,考虑到自己不是一台自动机器,你的金钱模型就需要心理学。

坚持需要忍耐,忍耐需要热爱。**

如果你对这个东西没有热爱,纯粹是出于利益去坚持,那它表现好的时候还好,万一出一点波折,你就会坚持不下去。有了热爱,你才能在它表现不好的时候坚持下来。

很多人说炒股第一条法则就是不要爱上你投资的公司。纯理性来说这确实是对的,我们每天面对自己股票帐号,都应该像第一天炒股一样,选择当前整个市场上最有潜力的公司。如果最有潜力的不是你持有的,你就应该立即把持有的卖掉。投资就好像下围棋一样,每个局面都应该当作全新的开始,对吧?

不对。事实是你根本不可能每天把所有股票重新分析一遍。频繁交易不是个好办法,特别对于普通投资者,我们以前讲过,有研究表明最好的办法是忽略短期信息,减少查看股票账户的次数。

考虑到这一点,你恰恰应该买自己喜欢的公司的股票。这样你才能拿住它,才能容忍它短期表现不好,你的投资事业才能坚持下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为了爱情结婚。

考虑到人性,有些看似不是纯粹理性的行为,其实是合乎情理的。

比如投资者有个“家乡偏误(home bias)”,人们总爱买自己国家的股票。按理说哪国的钱都是钱,你为啥非得投资中国股市呢?现实是很多中国人,在美股市场上,也爱买“中概股”,你这到底是来赚钱还是来爱国啊?但这其实是合乎情理的。可能你更熟悉中国的公司,更愿意研究它们,也就更愿意持有它们。

再比如说,理性的普通散户应该极力避免像“日内交易(day trading)”这样的高频操作,因为必定输多赢少。但如果你就是喜欢买卖股票,设定一笔小钱专门用于高频交易,满足自己的爱好,保护主力,这也挺好。

美国最大的管理基金之一叫领航投资(The Vanguard Group,也称先锋集团),已故的CEO,约翰·柏格(John Bogle),在职业生涯中一直大力鼓吹买指数基金,特别不建议个人自己选股,而且反对那些收取高额管理费的对冲基金公司。但是他儿子却是一个对冲基金的经理。他就给儿子投了一笔钱。

人们问柏格,你整天鼓吹要买指数基金,你自己怎么给对冲基金投钱呢,这不符合你的理念啊?柏格说是不符合我的理念,可我为什么就不能出于家庭原因投点钱呢?

人不应该为了所谓“理性”而丧失人性。情感和爱好都是我们的重要立场,是我们科学思考的出发点,而不是科学思考应该回避的东西。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让金钱收益最大化,我们活着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快乐,要满足自己的喜好。

把自己也当作变量,把自己的情感和爱好也当作优化指标,我们会活得更有精神、更有意思、更有意义。延迟满足不是让你回避满足,推迟享乐不是让你推迟好几年。快乐的人从来都不是挣够了钱才快乐,而是从小到大不管有钱没钱,每天都很快乐。**英雄豪杰不但要敢于吃苦,更要敢于快乐。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保留美好人性的自己
0

eric16

赞同来自:

感谢楼主,真的是篇好文
2023-04-24 09:15 来自澳大利亚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易尔奇
易尔奇

安待久 渐息散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9-17 18:21
  • 浏览: 18115
  • 关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