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与运行实际记录(个人养老金)
2023年开始,投入15W,基准目标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5%.资金分配如下:基股5W,可转债10W.仓位保持在3-8成。
(一)基股投资策略:(定投-增强:以60日线作为长期买卖持有的基准线)
1、目标选择(主要以指数基金为主)
(1)主基金:
沪深300ETF或者MSCIA中国50ETF(大盘)
中证1000或者国证2000 (小盘)
(2)辅基金:
创业50或者科创50或者双创50
中概互联或者恒生科技
纳斯达克100或者标普500
(3)股票:
主要是PE/PB双低的,现金流充足的,作为门票(估计很长时间都不会持有)
2、买入(低于60日线)
(1)每周有一次购买机会,可以不用保留;
(2)清仓节点下降10%,可以重新买入定投;
(3)KDJ指标中的J指标接近0或者突破0时买入;
(4)每此买入金额500-1500间,计入1次;
(5)有效穿越60日线,可以额外买入1次;
(6)清仓(或清到底仓)后,在清仓价格之下,任意价格可买入清仓份额的,不计入买入次数;
3、持有(仓位管理)
(1)以从2021年12月8日作为时间起点;
(2)以(每周一次投入,每次0.05W)作为定投计算标准,累积计算基股常态持仓额度;
4、卖出(高于60日线)
(1)有效穿过60日线后,上涨20%,减10-30%仓位,剩余持有;
(2)有效穿过60日线后,上涨50%,减10-30%仓位,剩余持有;
(3)60日均线被击穿或者上一个低点被击穿,清仓(或清到底仓);
(二)转债投资策略:(摊大饼策略)
具体策略在逐步完善
——行远升高 积厚成器
兜兜转转,又回到股市。2010年前,在股市中赚了一些,当时为了买房子拿出了大部分(万幸房子也升值了)。随后两三年并没有赚到,出于急迫赚钱的心,就把剩余的钱拿出去搞其他投资。一晃10多年过去了,亏损甚多。年岁大了,决定稳定投资。收拾下剩余的钱重新投入股市,只求5%稳定收益。2022年,试水一年,全年投入2W ,基股损失0.1W ,转债打新盈利0.2W ,全年盈利几百而已。不过也初步形成了大体的投资策略和建立了底仓。

1
赞同来自: oldmonk
对于基股定投的第二次补充:
每周一次定投,就是说,每周一次买入机会。全年下来就是52次,用于防止过度买卖;
这52次买入是新增量的买入,而非存量卖出后的重新买回,这样的做法,有利于保持存量成本的降低。
对于可转债的策略:
参考了各位高人和大佬们的策略,2023年拟分成三个部分实践:
(一)小盘低价高收(10-15支,周调整轮动) 单支预期收益3%
主要指标:1、价格<120;2、到期税前收益率>0;3、流通存量<5亿;
卖出:买入价上涨4%回落1%买出
(二)双低及价低策略(10支左右,周调整轮动) 单支预期收益3%
卖出:买入价上涨5%回落1%买出
(三)跟踪学习策略(5支左右) 单支预期收益0%
主要是跟踪模仿学习高人和大佬们的学习盘
每周一次定投,就是说,每周一次买入机会。全年下来就是52次,用于防止过度买卖;
这52次买入是新增量的买入,而非存量卖出后的重新买回,这样的做法,有利于保持存量成本的降低。
对于可转债的策略:
参考了各位高人和大佬们的策略,2023年拟分成三个部分实践:
(一)小盘低价高收(10-15支,周调整轮动) 单支预期收益3%
主要指标:1、价格<120;2、到期税前收益率>0;3、流通存量<5亿;
卖出:买入价上涨4%回落1%买出
(二)双低及价低策略(10支左右,周调整轮动) 单支预期收益3%
卖出:买入价上涨5%回落1%买出
(三)跟踪学习策略(5支左右) 单支预期收益0%
主要是跟踪模仿学习高人和大佬们的学习盘

2
赞同来自: oldmonk 、gaokui16816888
对基股定投策略的一些补充:
所谓定投,一定是长期持有;
买卖是看日线60日均线,日线60均线可以看作是季线;
底仓的标准就是持仓成本价位于本轮起点(大周期)的最低点,当然持仓成本降到0以下更好,一来时间太短,摊薄不会太多,二来也失去了长期定投的初衷。
所谓定投,一定是长期持有;
买卖是看日线60日均线,日线60均线可以看作是季线;
底仓的标准就是持仓成本价位于本轮起点(大周期)的最低点,当然持仓成本降到0以下更好,一来时间太短,摊薄不会太多,二来也失去了长期定投的初衷。